悛 基本解释
悛 详细解释
悛 國語辭典
动
悔改。如:「怙恶不悛」。唐·白居易〈策林一·十六议祥瑞〉:「故王者不惧妖之不灭,而惧过之不悛。」明·陆灼《艾子后语·冻儿谲谏》:「每加榎楚而不悛。」
© ShiCi.Aiufida.com
悛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此緣切【集韻】逡緣切,𠀤音詮。【說文】止也。【廣韻】攺也。【周語】其有悛乎。
又次也。【左傳·哀三年】外內以悛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七倫切,音逡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須倫切,音荀。與恂同。【說文】信心也。
© ShiCi.Aiufida.com
悛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止也。从心夋聲。此緣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悛)止也。方言。悛、改也。自山而東或曰悛。或曰懌。从心、夋聲。此緣切。十三部。
© ShiCi.Aiufid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