弩 详细解释
弩 國語辭典
名
用机械力量发射的硬弓。如:「连弩」、「万弩齐发」、「剑拔弩张」。《史记·卷一○八·韩长孺传》:「且彊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。」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良将劲弩,守要害之处。」
© ShiCi.Aiufida.com
弩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奴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暖五切,𠀤怒上聲。【說文】弓有臂者。【釋名】弩,怒也,有勢怒也。其柄曰臂,似人臂也。鉤弦曰牙,似齒牙也。牙外曰郭,爲牙之規郭也。下曰懸刀,其形然也。合名之曰機,言如機之巧也,亦言如門戸樞機,開合有節也。【古史考】黃帝作弩。【太公·六韜】强弩長兵者,所以踰水戰也。【史記·孫吳傳】萬弩夾道而發。
又弩師,軍名。【後漢·順帝紀】調五營弩師,令敎習戰射。
又弩父,卒名。【揚子·方言】東海之門卒謂之弩父。【註】主擔幔弩導幨,因名。
又水弩,蟲名。【前漢·五行志註】射工亦呼水弩。
© ShiCi.Aiufida.com
弩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弓有臂者。《周禮》四弩:夾弩、庾弩、唐弩、大弩。从弓奴聲。奴古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弩)弓有臂者。从弓。奴聲。奴古切。五部。周禮四弩。夾弩、庾弩、唐弩、大弩。司弓矢文也。弩統於弓。故宮但言弓。
© ShiCi.Aiufid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