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逸潘仁赋,名高谢脁篇。

沈东美唐代〕《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

传闻阊阖里,寓直有神仙。史为三坟博,郎因五字迁。
晨临翔凤沼,春注跃龙泉。去似登天上,来如看镜前。
影摇宸翰发,波净列星悬。既济仍怀友,流谦欲进贤。
弹冠声实贵,覆被渥恩偏。温室言虽阻,文场契独全。
玉珂光赫奕,朱绂气蝉联。兴逸潘仁赋,名高谢脁篇。
青云仰不逮,白雪和难牵。苒苒胡为此,甘心老岁年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潘仁名高

兴 ( 興 ) xīng/xìng
兴 [ xīng ]
  1. 举办,发动:~办。~工。~学。~建。~叹(发出感叹声,如“望洋~~”)。百废待~。
  2. 起来:夙~夜寐(早起晚睡)。
  3. 旺盛:~盛。~旺。~隆。~衰。复~。~替(兴衰)。天下~亡,匹夫有责。
  4. 流行,盛行:时~。新~。
  5. 准许:不~胡闹。
  6. 或许:~许。
  7. 姓。
兴 [ xìng ]
◎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:~味。~致。豪~。雅~。败~。游~。扫~。即~。助~。~高采烈。
    逸 yì《國語辭典》

    逸 [ yì ]

    1. 逃亡、逃跑。《说文解字·兔部》:「逸,失也,兔谩𫍙善逃也。」《左传·桓公八年》:「随师败绩,随侯逸。」《北史·卷六·齐高祖神武帝本纪》:「见一赤兔,每搏辄逸。」
    2. 奔跑。《国语·晋语五》:「马逸不能止,三军从之。」三国吴·韦昭·注:「逸,奔也。」
    3. 散失。《书经·胤征》:「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」
    4. 释放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「明日复战,乃逸楚囚。」
    1. 放荡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「专淫逸侈靡,不顾国政,郢都必危矣。」
    2. 隐逸的。如:「逸老」。《汉书·卷一○·成帝纪》:「故官无废事,下无逸民。」
    3. 超群的、超绝的。如:「逸才」。《老残游记·第一○回》:「六七八段,间以曼衍,愈转愈清,其调愈逸。」
    4. 快速的。《后汉书·卷五二·崔骃传》:「故英人乘斯时也,犹逸禽之赴深林。」
    5. 舒适、安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「民莫不逸,我独不敢休。」
    1. 隐士。《北史·卷三一·高允传》:「帝乃虚求,搜贤采逸,岩隐投竿,异人并出。 」唐·李白〈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〉:「朝来果是沧洲逸,酤酒提盘饭霜栗。」
    2. 过失。《书经·盘庚上》:「予亦拙谋,作乃逸。」汉·孔安国·传:「逸,过也。」
    潘仁 pān rén
    晋 潘岳 。 岳 字 安仁 ,故省称“潘仁”。 唐 李商隐 《寄裴衡》诗:“ 沈约 只能瘦, 潘仁 岂是才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    赋 ( 賦 ) fù
    赋 [ fù ]
    1. 旧指田地税:田~。~税。
    2.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。
    3. 念诗或作诗:登高~诗。
    4. 给予,亦特指生成的资质:~予。~有。天~。禀~。
    5. 古同“”,铺陈,分布。
    名高 míng gāo
    崇高的声誉;名声显著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,而説之以厚利,则见下节而遇卑贱,必弃远矣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邈传》:“往者 毛孝先 、 崔季珪 等用事,贵清素之士,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。” 宋 苏轼 《和刘道原咏史》:“名高不朽终安用,日饮无何计亦良。” 明 李贽 《与焦弱侯书》:“乃学其讲道学,聚徒众,收门生,以博名高,图富贵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    谢 ( 謝 ) xiè
    谢 [ xiè ]
    1.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:~~。~仪。~忱(谢意)。~恩。~意。面~。致~。感~。
    2. 认错,道歉:~过。~罪。
    3. 推辞:~绝。闭门~客。
    4. 凋落,衰退:~顶。~世(去世)。凋~。新陈代~。
    5. 告诉,询问:“使人称~:‘皇帝敬劳将军。’”
    6. 逊,不如:“锦江何~曲江池?”
    7. 同“榭”,建在台上的房屋。
    8. 姓。
    脁 tiǎo
    脁 [ tiǎo ]
    1. 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:“朒~警阙,胐魄示冲。”
    2. 盈余:“盈者谓之~,不足者谓之朒。”
    3. 快速。
    4. 日食。
    篇 piān《國語辭典》

    篇 [ piān ]

    1. 书籍、简册。《说文解字·竹部》:「篇,书也。」清·段玉裁·注:「书,箸也,箸于简牍者也,亦谓之篇。古曰篇,汉人亦曰卷。」南朝齐·谢朓〈酬德赋〉:「登金华以问道,得石室之名篇。」
    2. 首尾完整的文章。如:「通篇及义」。唐·韩愈〈送灵师〉诗:「少小涉书史,早能缀文篇。」
    3. 量词。计算文章或诗作的单位。如:「一篇论文」、「诗三百篇」。《三国志·卷二一·魏书·王粲传》:「著诗、赋、论、议、垂六十篇。」唐·杜甫〈饮中八僊歌〉:「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」

  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    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