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释义
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江河 jiāng hé
(1). 长江 和 黄河 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 江 河 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鎰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钧世》:“以此易见,比彼难晓,犹沟澮之方 江 河 ,螘垤之并 嵩 岱 也。”
(2).指大河流。《六韬·守土》:“涓涓不塞,将为江河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二》:“州县督捕加峻,私小黄钱投委江河,不敢復出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老翁有缘,幸遇小生相救。不然,今日是个屋舍,后日是个江河,君家且葬鱼腹矣。” 凌力 《星星草》第四章四:“ 遵王 抬头望去,大队像滚滚江河似地奔腾向前。”
(3).犹江山,山河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 周顗 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’皆相视流涕。”按,江河,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作“山河”。
(4).犹江湖。泛指四方各地。《敦煌曲子词·菩萨蛮》:“权隐在江河,龙门终一过。” 清 王韬 《瓮牑馀谈·外国牙科》:“其所称牙有虫者,以药敷之,顷刻可出,此皆係江河鬻术者为之,非果具有真实本领也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(2).指大河流。《六韬·守土》:“涓涓不塞,将为江河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二》:“州县督捕加峻,私小黄钱投委江河,不敢復出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老翁有缘,幸遇小生相救。不然,今日是个屋舍,后日是个江河,君家且葬鱼腹矣。” 凌力 《星星草》第四章四:“ 遵王 抬头望去,大队像滚滚江河似地奔腾向前。”
(3).犹江山,山河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 周顗 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’皆相视流涕。”按,江河,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作“山河”。
(4).犹江湖。泛指四方各地。《敦煌曲子词·菩萨蛮》:“权隐在江河,龙门终一过。” 清 王韬 《瓮牑馀谈·外国牙科》:“其所称牙有虫者,以药敷之,顷刻可出,此皆係江河鬻术者为之,非果具有真实本领也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潜注(潛注)qián zhù
暗流。 唐 卢群 《淮西席上醉歌》:“江河潜注息浪,蛮 貊 款塞无尘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息 xī《國語辭典》
息 [ xí ]
名- 呼吸时出入的气。如:「窒息」、「奄奄一息」、「一息尚存」。《聊斋志异·卷七·青娥》:「略闻香息,心愿窃慰。」
- 子女、儿子。如:「子息」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「老臣贱息舒祺,最少,不肖。」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婴宁》:「弱息仅存,亦为庶产。」
- 利钱。如:「利息」、「月息」、「年息」。《史记·卷七五·孟尝君传》:「贫不能与息者,取其券而烧之。」
- 音讯、音信。如:「消息」、「信息」。
- 赘肉。《黄帝素问灵枢经·卷一·邪气藏府病形篇》:「若鼻息肉不通,缓甚为多汗,微缓为痿瘘偏风。」通「瘜」。
- 姓。如明代有息隆泰。
- 呼吸、喘气。《汉书·卷五四·苏建传》:「武气绝,半日复息。」
- 休憩、放松身心。如:「歇息」、「休息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饥者弗食,劳者弗息。」
- 停止、消失。如:「止息」、「息怒」、「川流不息」。《汉书·卷四八·贾谊传》:「百姓素朴,狱讼衰息。」
- 繁殖、滋长。《荀子·大略》:「有国之君,不息牛羊。」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「振困穷,补不足,是助王息其民者也。」
浪 làng《國語辭典》
浪 [ làng ]
名- 大的水波。如:「海浪」、「巨浪」。唐·李白〈行路难〉三首之一:「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」
- 凡物因振动而起伏如浪的都称为「浪」。如:「声浪」、「麦浪」。唐·陆龟蒙〈樵人十咏〉一○首之五:「争推好林浪,共约归时节。」
- 姓。如晋代有浪逢。
- 放纵不拘、放荡不正。如:「浪荡」、「浪子」。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九》:「此妇坚贞之性,数年以来,老僧颇识之,彼是不肯作浪语的。」《西湖佳话·雷峰怪迹》:「心猿意马驰千里,浪蝶狂蜂闹五更。」
- 虚妄、空。如:「浪得虚名」。唐·李白〈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〉诗:「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」
- 轻率、随意。如:「浪费」。唐·张籍〈赠王秘书〉诗:「不曾浪出谒公侯,唯向花间水畔游。」
浪 [ láng ]
- 参见「浪浪」、「沧浪」等条。
蛮貊(蠻貊)mán mò
亦作“ 蛮貉 ”。亦作“ 蛮貃 ”。 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。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。《书·武成》:“华夏蛮貊,罔不率俾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通有》:“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,徙 卭 筰 之货致之东海。” 唐 岑参 《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》诗:“威声振蛮貊,惠化钟 华阳 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包顺》:“按 包公 在当日已名动蛮貊如此。”原注:“指 西羌 于龙 呵 归 汉 ,慕 包拯 名,乞姓 包 事。” 罗正纬 《滦州革命纪实初稿》:“蛮貃无知,没我恩德,虏运将絶,腥羶秽朝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款塞 kuǎn sāi
叩塞门。谓外族前来通好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海外殊俗,重译款塞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:“款,叩也。皆叩塞门来服从也。” 唐 卢群 《淮西席上醉歌》:“ 江河 潜注息浪,蛮貊款塞无尘。” 明 徐渭 《赠梁尚书公序》:“近时筹边者,谓西虏既已款塞称臣,曳驹牧以仰乞於中国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无尘(無塵)wú chén
不着尘埃。常表示超尘脱俗。 唐 崔橹 《莲花》诗残句:“无人解把无尘袖,盛取残香尽日怜。” 唐 杜荀鹤 《题战岛僧居》诗:“师爱无尘地,江心岛上居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