婵娟素魄满寒天。

权德舆唐代〕《旅馆雪晴,又睹新月,众兴所感,因成杂言

寥寥深夜雪初晴,楼上云开月渐明。池中片影依稀见,
帘外清光远近生。皎皎晴空疑破镜,广庭积素偏相映。
珠帘卷却光更深,玉指持来色逾净。梦觉青楼最可怜,
婵娟素魄满寒天。天地寥寥同一色,秦淮楚江无限极。
归鸿断猿何处声,深闺旅馆遥相忆。长安五侯华阁开,
嘉宾列坐倾金罍。赏明月,玩流雪,纤手蛾眉座中设,
清歌一声无断绝。夜已央,乐未阑。狐裘兽炭不知寒,
珠环翠珮声珊珊。履舄纷纭桂袖攒,朱颜倚醉尽君欢。
人生少年全不久,相看且劝杯中酒。丈夫富贵自有期,
映雪读书徒白首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婵娟素魄寒天

婵娟(嬋娟)chán juān
(1).姿态美好貌。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嚼清商而却转,增嬋娟以此豸。” 薛综 注:“嬋娟此豸,姿态妖蛊也。”一本作“嬋蜎”。 唐 李商隐 《霜月》诗:“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鬭嬋娟。” 元 沈禧 《一枝花·赠人》套曲:“腰肢嫋娜,体态嬋娟。”
(2).指美人。 唐 方干 《赠赵崇侍御》诗:“却教鸚鵡呼 桃叶 ,便遣嬋娟唱《竹枝》。” 元 李致远 《新水令·离别》曲:“青锁畔,綉幃前,少箇嬋娟,酬不了少年愿。” 清 洪升 《长生殿·夜怨》:“笑君王见错,把一箇罪废残粧,认是金屋嬋娟。”
(3).形容花木秀美动人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二六:“庭木谁能近?射干復嬋娟。”《文选·成公绥〈啸赋〉》:“藉皋兰之猗靡,荫脩竹之嬋娟。” 李周翰 注:“嬋娟,竹美貌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邵郎中姑苏园亭》:“薄城万竿嬋娟竹,籐缆繫桥青板船。”
(4).指花木。 宋 晏殊 《采桑子·石竹》词:“试摘嬋娟,贴向眉心学翠鈿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》诗:“嬋娟一种如冰雪,依倚春风笑野棠。”
(5).形容月色明媚。 唐 刘长卿 《琴曲歌辞·湘妃》:“嬋娟 湘江 月,千载空蛾眉。” 宋 张孝祥 《虞美人》词:“满庭芳草月嬋娟。”
(6).指代明月或月光。 宋 苏轼 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嬋娟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风吹 列子 归何处?夜夜嬋娟在柳梢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长空万里,见嬋娟可爱,全无一点纤凝。”
(7).轻盈飘舞貌。 南朝 梁 沈约 《咏雪应令》:“夜雪合且离,晓风惊復息,嬋娟入綺窗,徘徊騖情极。”
(8).犹婵媛。情思牵萦貌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去故乡赋》:“情嬋娟而未罢,愁烂漫而方滋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五一:“虎口何婉孌, 女嬃 空嬋娟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素魄 sù pò
月的别称。亦指月光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京洛篇》:“夜轮悬素魄,朝光荡碧空。” 唐 孟郊 《立德新居》诗之五:“素魄衔夕岸,緑水生晓潯。” 宋 周邦彦 《倒犯·新月》词:“驻马望素魄,印遥碧,金枢小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彩霞照万里如银,素魄映千山似水。” 清 姚鼐 《乙卯二月望夜与胡豫生观月有咏》:“素魄行无极,光霽旷来临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满 ( 滿 ) mǎn
满 [ mǎn ]
  1. 全部充实,没有余地:~足。~意。充~。饱~。美~。~腔热血。琳琅~目。~载而归。
  2. 到了一定的限度:~员。~月。不~周岁。
  3. 骄傲,不虚心:自~。志得意~。
  4. 十分,全:~世界(到处)。~堂灌。~天飞。~园春色。
  5. 使满,斟酒:~上一杯酒。
  6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辽宁、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等省和北京市、内蒙古自治区:~族。~文。~汉全席。
  7. 姓。
寒天 hán tiān
(1).冷天;冬天。 唐 白居易 《华城西北岁暮独游怅然成咏》:“况是寒天客,楼空无主人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有甚紧事,恁般寒天冷月,随个家人行走?还要往那里去?” 王厚选 《古城青史》第二十回:“初春的雨夜,并不亚于数九寒天。”
(2).清冷的天空。 唐 沈佺期 《陇头水》诗:“ 陇 山飞落叶, 陇 雁度寒天。” 唐 贾岛 《哭孟郊》诗:“故人相弔后,斜日下寒天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