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辇辞芸阁,蘅芳忆草堂。

戴叔伦唐代〕《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

兄弟泣殊方,天涯指故乡。断云无定处,归雁不成行。
草莽人烟少,风波水驿长。上虞亲渤澥,东楚隔潇湘。
古戍阴传火,寒芜晓带霜。海门潮滟滟,沙岸荻苍苍。
京辇辞芸阁,蘅芳忆草堂。知君始宁隐,还缉旧荷裳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京辇芸阁蘅芳草堂

京辇(京輦)jīng niǎn
指国都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讥惑》:“其好事者,朝夕放效,所谓京輦贵大眉,远方皆半额也。” 宋 刘敞 《雨过前轩偶记》诗:“忽惊谢去尘中游,不知正自居京輦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辞 ( 辭 ) cí《國語辭典》
  1. 「辭 」的異體字。
芸阁(芸閣,芸閤)yún gé
即芸阁。 宋 秦观 《孙莘老挽词》之二:“青春芸閤妙文词,进读 金华 鬢若丝。”参见“ 芸香阁 ”。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蘅芳
谢庄皇太子妃哀策文□有秀兮蘅有芳德方远兮声弥树 王融乐府烟霞乍舒卷蘅芳自断续  ——《骈字类编》
忆 ( 憶 ) yì
忆 [ yì ]
  1. 回想,想念:回~。追~。~苦思甜。
  2. 记得,记住:记~。记~犹新。
草堂 cǎo táng
茅草盖的堂屋。旧时文人常以“草堂”名其所居,以标风操之高雅。 南朝 齐 孔稚圭 《北山移文》:“ 钟山 之英,草堂之灵,驰烟驛路,勒移山庭。” 唐 杜甫 《狂夫》诗:“ 万里桥 西一草堂, 百花潭 水即沧浪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 杜少陵 在 成都 有两草堂,一在 万里桥 之西,一在 浣花 ,皆见於诗中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寄梁汾并葺茅屋以招之》诗:“聚首羡麋鹿,为君搆草堂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