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老母遮门啼,

韩愈唐代〕《谁氏子

非痴非狂谁氏子,去入王屋称道士。白头老母遮门啼,
挽断衫袖留不止。翠眉新妇年二十,载送还家哭穿市。
或云欲学吹凤笙,所慕灵妃媲萧史。又云时俗轻寻常,
力行险怪取贵仕。神仙虽然有传说,知者尽知其妄矣。
圣君贤相安可欺,乾死穷山竟何俟。呜呼余心诚岂弟,
愿往教诲究终始。罚一劝百政之经,不从而诛未晚耳。
谁其友亲能哀怜,写吾此诗持送似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白头老母

白头(白頭)bái tóu
(1).犹白发。形容年老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:“中国白头游敖之士,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与吴质书》:“意志何时,復类昔日?已成老翁,但未白头耳。” 宋 曾巩 《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》:“况臣母子,各已白头,兄弟二人,皆任远地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二八五:“白头相见 山东 路,谁惜荷衣两少年。” 刘成禺 《洪宪纪事诗》之六十:“ 骡马街 南 刘二家 ,白头诗客戏生涯。”
(2).谓夫妇互相敬爱,共同生活到年老。 金 曹之谦 《变白头吟》:“奈何及末流,不知再醮羞。中路多反目,几人能白头?”
(3).指年老的尊亲。 清 孙枝蔚 《客句容》诗之三:“妇呻女吟常满屋,音书早晚慰白头。”
(4).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。头裹白布,故称。《太平天囯歌谣·破假大炮》:“乡绅、财主也有兵勇,个个头上围白布,叫白头。”
(5).鸟名。即白头翁。 宋 曾慥 《高斋漫录》:“禽鸟之名,多不可纪,白头称公,黄头称子,羣飞且鸣,是将鬭矣。”参见“ 白头翁 ”。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老母 lǎo mǔ
(1).年老的母亲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 孟尝君 问:‘ 冯公 有亲乎?’对曰:‘有老母。’” 宋 曾巩 《福州上执政书》:“诚以 巩 年六十,老母年八十有八。老母寓食京师,而 巩 守 闽 越 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思亲》诗之二:“故园屈指八千里,老母行年六十餘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老母平生只爱清幽,吃不得惊諕,因此不敢取来。”
(2).泛指老妇。《百喻经·老母捉熊喻》:“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,熊欲来搏,尔时老母遶树走避。”《魏书·张谠传》:“ 高宗 曰:‘南人奇好,能重室家之义,此老母復何所任,乃能如此致费也。’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遮 zhē《國語辭典》

遮 [ zhē ]

  1. 阻擋、攔阻。如:「遮擋」。《說文解字·辵部》:「遮,遏也。」《後漢書·卷四七·班超傳》:「超伏兵遮擊,盡殺之,持其使首以示謝。」
  2. 掩蓋、掩蔽。如:「遮蓋」、「遮掩」。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千呼萬喚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。 」
  1. 此。宋·陸游〈點絳脣·采藥歸來〉詞:「江湖上,遮回疏放,作個閒人樣。」通「這」。

遮 [ zhě ]

  1. 北平方言。指掩飾、掩蓋。如:「遮羞」、「酸能遮鹹」。
  2. 北平方言。指搪塞。如:「找個藉口來遮一遮他,免得他吵鬧不休。」
门 ( 門 ) mén
门 [ mén ]
  1. 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:~儿。~口。开~见山。
  2.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~。
  3. 途径,诀窍:~径。~道儿。
  4.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:~第。~风。~婿。长(zhǎng )~长子。
  5. 事物的分类:分~别类。
  6.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:教~。~徒。
  7. 量词:一~大炮。
  8. 姓。
啼 tí《國語辭典》

啼 [ tí ]

  1. 号哭。如:「啼哭」。《谷梁传·僖公十八年》:「丽姬下堂而啼。」《三国志·卷二九·魏书·方技传·华佗传》:「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,下利常先啼,日以羸困 。」
  2. 鸟兽的鸣叫。如:「虎啸猿啼」。唐·张继〈枫桥夜泊〉诗:「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」宋·辛弃疾〈贺新郎·绿树听鹈𫛞〉词:「啼到春归无寻处,苦恨芳菲都歇。」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