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来征战虏不尽,今日还复天兵来。

李益唐代〕《塞下曲

蕃州部落能结束,朝暮驰猎黄河曲。
燕歌未断塞鸿飞,牧马群嘶边草绿。
秦筑长城城已摧,汉武北上单于台。
古来征战虏不尽,今日还复天兵来。
黄河东流流九折,沙场埋恨何时绝。
蔡琰没去造胡笳,苏武归来持汉节。
为报如今都护雄,匈奴且莫下云中。
请书塞北阴山石,愿比燕然车骑功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古来征战不尽今日还复天兵

古来(古來)gǔ lái
自古以来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》序:“古来此娱,书籍未见。” 唐 王翰 《凉州词》之一: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” 明 唐顺之 《条陈海防经略事疏》:“ 金塘 玉环 诸山膏腴几万顷,皆是古来居民置乡之处。” 鲁迅 《三闲集·怎么写》:“古来许多人谈过了,将来要谈的人也将无穷无尽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征战(征戰)zhēng zhàn
出征作战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君有征战之事,则小国诸侯之臣有守圉之备矣。”《北史·王晞传》:“若轻有征战,恐天下失望。” 宋 刘子翚 《出郊》诗:“乾坤征战久,游宦别离多。” 陈毅 《乐安宜黄道中闻捷》诗:“工农儿子惯征战,四破铁围奇中奇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虏 ( 虜 ) lǔ
虏 [ lǔ ]
  1. 俘获:~获。俘~。(➊打仗时捉住敌人;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)。
  2. 俘获的人。
  3.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。
不尽(不盡)bù jìn
(1).未完;无尽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 弥子 食桃而甘,不尽而奉君。” 朱自清 《阿河》:“前面偏左的地方,是一片淡蓝的湖水,对岸环拥着不尽的青山。”
(2).犹不已。《警世通言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 景清 在席上叙起姪儿许多英雄了得, 京娘 欢喜不尽。”
(3).不完全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目前这几位实业家就不是一业,他们各人的本身利害关系就彼此不尽相同。”
(4).书信末尾用语。犹言不一一。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今日 jīn rì
(1).本日;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张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书至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 杨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见外?有的话,但説不妨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 华忠 説:‘今日赶不到的;他连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来。’”
(2).目前;现在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” 唐 骆宾王 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请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” 清 黄遵宪 《台湾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为主,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韦护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、有智识的妇女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还复(還復)huán fù
(1).返回,复归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豪 靡忘 使人来言:‘愿得还復故地。’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今国有众军,并多精勇,宜且罢轻车、骑士、材官、楼船士及军假吏,令还復民伍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“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,復 茄 人焉” 晋 杜预 注:“还復 茄 人於 州屈 。”
(2).回复;恢复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“詔除 光熹 、 昭寧 、 永汉 三号,还復 中平 六年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周》:“使发其国之时并童稚,至京师鬚皆白。及还至 燃丘 ,容貌还復少壮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蓝摩国》:“太子解其上服,授与猎人。猎人得已,还復天身,持所得衣,凌虚而去。”
(3).反复,接连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 子贡 观於 鲁 庙之北堂,出而问於 孔子 曰:‘乡者, 赐 观於太庙之北堂,吾亦未輟,还復瞻被,九盖皆继;被有説邪?匠过絶邪?’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所过发奔命兵,移檄边部,共击 邯郸 ,郡县还復响应。”
(4).仍然。《宋书·隐逸传·陶潜》:“郡将候 潜, ,值其酒熟,取头上葛巾漉酒,毕,还復著之。” 隋 薛道衡 《豫章行》:“偏讶思君无限极,欲罢欲忘还復忆。” 明 刘基 《遣兴》诗之四:“飞蚊何营营,绕鬢鸣相煎。拍之不胜多,挥去还復前。”
(5).用在问句里,表示选择。犹还是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三:“不知 魏公 是有此梦,还復一时用兵托为此説?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天兵 tiān bīng
(1).天然的武器,指兽之齿、爪、角等。《孙膑兵法·势备》:“夫陷齿戴角,前爪后距,喜而合,怒而鬭,天之道也,不可止也。故无天兵者自为备,圣人之事也。”
(2).神话中指天神之兵。《西游记》第五回:“玉帝大恼,即差四大天王,协同 李天王 并 哪吒太子 ,点二十八宿、九曜星官……共十万天兵,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。”
(3).旧称封建王朝的军队。 汉 扬雄 《长杨赋》:“夫天兵四临,幽都先加。”《新唐书·陈子昂传》:“宜益屯兵,外得以防盗,内得以营农,取数年之收,可饱士百万,则天兵所临,何求不得哉?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止兵》:“纵魔势高千丈,闻得天兵至,气早降,便不悔也增惆悵。” 鲁迅 《坟·我之节烈观》:“或者妻女极多的阔人,婢妾成行的富翁,乱离时候,照顾不到,一遇‘逆兵’(或是‘天兵’),就无法可想。”
(4). 太平天囯 的军队称天兵。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示东王诏》:“倘有乡民敢助 清 官为虐,以敌吾之士卒者,无论各府州县村镇,天兵所到,必予诛夷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来 ( 來 ) lái
来 [ lái ]
  1.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”、“”相对:~回。~往。过~。归~。~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  2. 从过去到现在:从~。向~。
  3.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~年。将~。~日方长。
  4.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~头猪。
  5. 做某个动作:胡~。
  6.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~动脑筋。
 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~。
  8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~。
  9. 表示发生:暴风雨~了。
  10. 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~音质好,二~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  11. 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~桂花香。
  12. 表示语气,归去~兮!
  13. 姓。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