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随新律改,声带绪风轻。

陆贽唐代〕《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

南宫闻古乐,拂曙听初惊。烟霭遥迷处,丝桐暗辨名。
节随新律改,声带绪风轻。合雅将移俗,同和自感情。
远音兼晓漏,馀响过春城。九奏明初日,寥寥天地清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新律声带绪风

节 ( 節 ) jié/jiē
节 [ jié ]
  1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~。~外生枝。
  2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~。两~车厢。
  3. 段落,事项:~~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~目。
  4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~气。~令。
  5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~日。
  6. 礼度:礼~。
  7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~奏。~拍。~律。
  8. 操守:~操。晚~。变~。高风亮~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  9. 省减,限制:~省。~制。开源~流。
  10. 略去,简略:~选。~录。
  11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~。使~。
  12. 姓。
节 [ jiē ]
  1. 〔~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”读轻声)。
随 ( 隨 ) suí
随 [ suí ]
  1. 跟着:~从。~员。~葬。~即(立刻)。~行(xíng )。~身。~喜。~波逐流。~行(hāng )就市。
  2. 顺从,任凭:~意。~口。~宜。~和。~俗。~笔。~遇而安。
  3. 顺便,就着:~带。~手关门。
  4. 像:他长得~他父亲。
  5. 姓。
新律 xīn lǜ
(1).新的法律;新的法令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旧律所难知者,由於六篇篇少故也。篇少则文荒,文荒则事寡,事寡则罪漏……今制新律,宜都总事类,多其篇条。”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》:“﹝ 保定 ﹞三年……二月庚子,初颁新律。” 唐 杜甫 《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》:“元帅调新律,前军压旧京。”
(2).新的律管;新与节候相应的律管。 唐 白居易 《酬卢秘书二十韵》:“旧恩收坠履,新律动寒灰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改 gǎi《國語辭典》

改 [ gǎi ]

  1. 修改、修正錯誤。如:「批改」、「改衣服」、「朝令夕改」、「知錯能改,善莫大 焉。」
  1. 姓。如秦代有改產。
声带(聲帶)shēng dài
(1).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。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,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,肺内呼出气流振动声带,即发出声音。声带的厚薄、长短和松弛的程度,决定声调的高低。
(2).电影胶片一侧记录声音的部分。也指用光学方法记下的声音的纹理。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绪风(緒風)xù fēng
(1).馀风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乘 鄂渚 而反顾兮,欸秋冬之绪风。” 王逸 注:“绪,餘也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池上楼》诗:“初景革绪风,新阳改故阴。”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乐府二》引 唐 教坊词《瑶台第一层》:“绪风和扇,冰华秀发,雪质孤高。” 清 曹寅 《思仲轩》诗:“绪风播檀欒,前后青参差。”
(2).指遗留下来的风尚。 章炳麟 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承五十叶平等之绪风,虽 东胡 入主,犹不能恣情滑乱,而反除 江 左世奴之制,为之释回增美,是 震旦 所以卓絶矣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轻 ( 輕 ) qīng
轻 [ qīng ]
  1. 分量小,与“重(zhòng )”相对:~重。~型。~便(biàn )。~于鸿毛。~尘栖弱草(喻人生渺小短暂)。
  2. 程度浅,数量少:年~。工作~。
  3. 用力小:~放。~声。~闲。~描淡写。
  4. 负载少,装备简省:~装。~骑。~锐(轻装的精锐部队)。
  5. 认为容易,不以为重要:~视。~蔑。~生。
  6. 随便,不庄重:~率(shuài)。~佻。~浮。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