屡枉琼瑶赠,如今道术存。
野性难驯狎,荒郊自闭门。心闲同海鸟,日夕恋山村。
屡枉琼瑶赠,如今道术存。远峰时振策,春雨耐香源。
复有故人在,宁闻卢鹊喧。青青草色绿,终是待王孙。
屡枉琼瑶赠,如今道术存。远峰时振策,春雨耐香源。
复有故人在,宁闻卢鹊喧。青青草色绿,终是待王孙。
词典释义
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屡枉(屡枉)
梅尧臣诗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——《韵府拾遗 养韵》
琼瑶(瓊瑶)qióng yáo
(1).美玉。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” 毛 传:“琼瑶,美玉。”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邓郁》:“色艷桃李,质胜琼瑶。”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五回:“面若桃花,眼如秋水,琼瑶鼻子,樱桃口儿。” 闻一多 《李白之死》诗:“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璧的台榭。”
(2).喻美好的诗文。《文选·江淹〈杂体诗·效谢惠连“赠别”〉》:“烟景若离远,未响寄琼瑶。” 李善 注:“琼瑶,谓玉音也。” 唐 高适 《酬李少府》诗:“日夕捧琼瑶,相思无休歇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酬高新甫》诗:“连篇落落见才华,未报琼瑶祗自夸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即将投我琼瑶,依然弄此笔墨,夙心旧习,不能改也。”
(3).喻雪。 唐 白居易 《西楼喜雪命宴》诗:“四郊铺縞素,万室甃琼瑶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和廓之雪》词:“对琼瑶满地,与君酬酢。” 元 耶律金寿 《雪后吟》:“乾坤已落 羲和 手,休更琼瑶陌上行。”
(4).犹玉颜。 明 吴昆麓 《玉包肚·咏泪》曲:“海棠丝界破红粧,梨花雨滴碎琼瑶。”
(5).指仙宫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这梅窗夜话,兰操春调,和朱絃风外裊……音入蓝桥,响振琼瑶。”
(6). 海南岛 之美称。 郭沫若 《海南纪行·颂海南岛》诗:“自古 琼瑶 称此岛, 珠崖 毕竟占春先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(2).喻美好的诗文。《文选·江淹〈杂体诗·效谢惠连“赠别”〉》:“烟景若离远,未响寄琼瑶。” 李善 注:“琼瑶,谓玉音也。” 唐 高适 《酬李少府》诗:“日夕捧琼瑶,相思无休歇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酬高新甫》诗:“连篇落落见才华,未报琼瑶祗自夸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即将投我琼瑶,依然弄此笔墨,夙心旧习,不能改也。”
(3).喻雪。 唐 白居易 《西楼喜雪命宴》诗:“四郊铺縞素,万室甃琼瑶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和廓之雪》词:“对琼瑶满地,与君酬酢。” 元 耶律金寿 《雪后吟》:“乾坤已落 羲和 手,休更琼瑶陌上行。”
(4).犹玉颜。 明 吴昆麓 《玉包肚·咏泪》曲:“海棠丝界破红粧,梨花雨滴碎琼瑶。”
(5).指仙宫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这梅窗夜话,兰操春调,和朱絃风外裊……音入蓝桥,响振琼瑶。”
(6). 海南岛 之美称。 郭沫若 《海南纪行·颂海南岛》诗:“自古 琼瑶 称此岛, 珠崖 毕竟占春先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赠 ( 贈 ) zèng
赠 [ zèng ]
-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:~与。~礼。~言。~序(送别的文章)。~别。~送。回~。
-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:追~。
- 驱除:以~恶梦。
如今 rú jīn
现在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樊噲 曰:‘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’” 唐 杜甫 《泛江》诗:“故国流清 渭 ,如今花正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八回:“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,那里捱得时刻呢?” 丁玲 《母亲》三:“ 曼贞 便同她解释,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,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道术(道術)dào shù
(1).道路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鱼相忘乎江湖,人相忘乎道术。”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正误·道术》:“途之大者谓之道,小者谓之术…… 庄周 以江湖对道术而言,则直指为道路无疑矣。”
(2).指学术,学说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后世之学者,不幸不见天地之纯,古人之大体,道术将为天下裂。” 汉 刘歆 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陵夷至於暴 秦 ,焚经书,杀儒士,设挟书之法,行是古之罪,道术由此遂灭。” 宋 王圭 《除皇伯祖承亮检校工部尚书制》:“曾无车服珍宝之玩,固有诗书道术之明。” 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十一:“ 中国 惟 战国 时代,九流杂兴,道术最广。”
(3).治国之术。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 桓公 得 管子 ,事犹大易,又况於得道术乎!” 汉 张衡 《四愁诗》序:“ 屈原 以美人为君子,以珍宝为仁义,以水深雪雰为小人,思以道术相报,貽於时君,而惧谗邪不得以通。” 宋 司马光 《稷下赋》:“然而诸侯未服,四邻交侵,士有行役之怨,民有愁痛之音,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,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。”
(4).道德学问;文章道德。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今贤良之人,尊贤而好功道术,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,下得其万民之誉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夫治气养心之术,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,智慧潜深则一之以易谅,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,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。” 汉 荀悦 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:“逐去邪人,不使见邪行者,皆选天下端士,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,使与太子居处出入。”
(5).道教的法术;方术。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﹝ 张楷 ﹞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魏伯阳》:“ 魏伯阳 者, 吴 人也。本高门之子,而性好道术。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。”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麴生》:“ 叶法善 有道术,居 玄真观 。” 明 冯梦龙 《邯郸梦·酒馆求度》:“据著道术呪符,便鸡犬也都堪度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盖 仲仙 亦尝述 附云 之名于 可覲 ,并称其有道术。 附云 谓 仲仙 尝得真人宝印,故能如是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(2).指学术,学说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后世之学者,不幸不见天地之纯,古人之大体,道术将为天下裂。” 汉 刘歆 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陵夷至於暴 秦 ,焚经书,杀儒士,设挟书之法,行是古之罪,道术由此遂灭。” 宋 王圭 《除皇伯祖承亮检校工部尚书制》:“曾无车服珍宝之玩,固有诗书道术之明。” 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十一:“ 中国 惟 战国 时代,九流杂兴,道术最广。”
(3).治国之术。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 桓公 得 管子 ,事犹大易,又况於得道术乎!” 汉 张衡 《四愁诗》序:“ 屈原 以美人为君子,以珍宝为仁义,以水深雪雰为小人,思以道术相报,貽於时君,而惧谗邪不得以通。” 宋 司马光 《稷下赋》:“然而诸侯未服,四邻交侵,士有行役之怨,民有愁痛之音,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,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。”
(4).道德学问;文章道德。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今贤良之人,尊贤而好功道术,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,下得其万民之誉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夫治气养心之术,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,智慧潜深则一之以易谅,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,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。” 汉 荀悦 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:“逐去邪人,不使见邪行者,皆选天下端士,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,使与太子居处出入。”
(5).道教的法术;方术。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﹝ 张楷 ﹞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魏伯阳》:“ 魏伯阳 者, 吴 人也。本高门之子,而性好道术。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。”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麴生》:“ 叶法善 有道术,居 玄真观 。” 明 冯梦龙 《邯郸梦·酒馆求度》:“据著道术呪符,便鸡犬也都堪度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盖 仲仙 亦尝述 附云 之名于 可覲 ,并称其有道术。 附云 谓 仲仙 尝得真人宝印,故能如是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存 cún《國語辭典》
存 [ cún ]
动- 省视、问候。《史记·卷七七·魏公子传》:「臣迺市井鼓刀屠者,而公子亲数存之。」《明史·卷一·太祖本纪》:「罢诸军需,存恤贫无告者,民大悦。」
- 存在、生存。如:「共存」、「生死存亡」。唐·杜甫〈无家别〉诗:「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」
- 寄放、储蓄。如:「寄存」、「存款」。
- 有、心怀。如:「存心不良」、「心存仁厚」、「你存什么心?」
- 保留、留下。如:「存疑」、「去伪存真」、「硕果仅存」。
- 停滞。《红楼梦·第二○回》:「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,一时存了食。」
- 思念。《诗经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:「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」
- 姓。如宋代有存光孙。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