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释义
(系统自动检索释义,仅供参考。)万叶(萬葉)wàn yè
万世;万代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见土地之广,谓万叶而无虞;覩天下之安,谓千年而永治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作范振古,垂风万叶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纳谏》:“微臣窃思 秦始皇 之为君也,藉 周 室之餘,因六国之盛,将貽之万叶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千声(千声)
唐 杨巨源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其一 丹凤楼前歌九奏,金鸡竿下鼓千声。
唐 白居易 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丝细缲多女手疼,扎扎千声不盈尺。
唐 子兰 秋日思旧山 十点五点残萤,千声万声秋雨。
唐 濮阳瓘 出笼鹘 一点青霄里,千声碧落中。
《韵府拾遗 庚韵》:柳𧦬阳春歌春鸟一啭有千声 ——《骈字类编》
唐 白居易 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丝细缲多女手疼,扎扎千声不盈尺。
唐 子兰 秋日思旧山 十点五点残萤,千声万声秋雨。
唐 濮阳瓘 出笼鹘 一点青霄里,千声碧落中。
《韵府拾遗 庚韵》:柳𧦬阳春歌春鸟一啭有千声 ——《骈字类编》
皆 jiē《國語辭典》
皆 [ jiē ]
副- 全、都,統括之詞。如:「草木皆兵」、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」、「眾人皆醉,我獨醒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。」唐·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上窮碧落下黃泉,兩處茫茫皆不見。」
- 並、同。《儀禮·聘禮》:「大夫奉束帛入,三揖皆行,至于階。」通「偕」。
是 shì《國語辭典》
是 [ shì ]
名- 对、正确。如:「自以为是」、「积非成是」。
- 事情。如:「国是」。
- 姓。如唐代有是光。
- 赞成、称赞。如:「是古非今」、「深是其言」。
-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。如:「我是学生」、「他是外国人」、「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。」
- 表示存在的事实。如:「全身是伤」、「满身是汗」。
-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。如:「是,我这就去。」、「是,我马上就来。」
- 这。指示形容词。如:「是人」、「是日」。《论语·学而》:「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」
- 此。指示代名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是乃仁术也,见牛未见羊也。」
- 于是,表示前后相关。《书经·禹贡》:「桑土既蚕,是降丘宅土。」《管子·心术下》:「心安是国安也;心治是国治也。」
- 用于句中,使宾语提前。如:「惟命是从」、「惟利是图」、「惟你是问」。
恨 hèn《國語辭典》
恨 [ hèn ]
名- 遗憾、悔恨的事。如:「记恨」、「饮恨而终」。《荀子·成相》:「不知戒,后必有恨。」唐·白居易〈长恨歌〉:「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」
- 怨、仇视。如:「怨恨」、「憎恨」。《荀子·尧问》:「处官久者士妒之,禄厚者民怨之,位尊者君恨之。」唐·李白〈怨情〉诗:「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?」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