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释义
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伴 bàn《國語辭典》
伴 [ bàn ]
名-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。如:「伴侶」、「老伴」、「夥伴」。《三國志·卷四○·蜀書·李嚴傳》:「吾與孔明俱受寄託,憂深責重,思得良伴。」
- 陪同、依隨。如:「伴我良宵」。唐·杜甫〈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〉詩:「轉添愁伴客,更覺老隨人。」宋·周邦彥〈瑞龍吟·章臺路〉詞:「知誰伴、名園露飲,東城閒步。」
- 和聲。如:「你歌我伴」。
- 陪著。如:「伴讀」、「伴遊」。
- 和著。如:「伴奏」、「伴唱」。
僧 sēng《國語辭典》
僧 [ sēng ]
名- 和尚,出家修行的人。如:「老僧入定」。唐·贾岛〈题李凝幽居〉诗:「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」
- 姓。如唐代有僧可朋。
斋 ( 齋 ) zhāi
斋 [ zhāi ]
- 屋舍,常指书房、学舍、饭店或商店:书~。聊~。荣宝~。
-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:~戒。封~(亦称“把斋”)。~月。~坛。~会。~果。
- 佛教、道教等教徒、道徒吃的素食:~饭。~堂。吃~。
- 舍饭给僧人吃:~僧。
过夏(過夏)guò xià
(1).度过夏天;避暑。 唐 杜牧 《大梦上人自庐峰回》诗:“开门满院空秋色,新向 庐峰 过夏归。”
(2). 唐 时举子下第后在京重新攻读以待再试。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﹝进士﹞籍而入选,谓之春闈。不捷而醉饱,谓之打毷氉。匿名造谤,谓之无名子。退而肄业,谓之过夏。”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乙:“ 长安 举子,自六月以后,落第者不出京,谓之过夏。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,作新文章,谓之夏课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 裘编修 超然 言: 丰宜门 内 玉皇庙街 ,有破屋数间……适 江西 一孝廉与数友过夏,取其地幽僻,僦舍於旁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(2). 唐 时举子下第后在京重新攻读以待再试。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﹝进士﹞籍而入选,谓之春闈。不捷而醉饱,谓之打毷氉。匿名造谤,谓之无名子。退而肄业,谓之过夏。”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乙:“ 长安 举子,自六月以后,落第者不出京,谓之过夏。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,作新文章,谓之夏课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 裘编修 超然 言: 丰宜门 内 玉皇庙街 ,有破屋数间……适 江西 一孝廉与数友过夏,取其地幽僻,僦舍於旁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中酒 zhōng jiǔ
饮酒半酣时。《汉书·樊哙传》:“ 项羽 既饗军士,中酒,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饮酒之中也。不醉不醒,故谓之中。”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 鄱阳 暴謔,中酒而作。” 吕向 注:“中酒,为半酣也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和子华陪宴》:“中酒作暴謔,心亲语多剧。”
(1).醉酒。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九:“人中酒不解,治之以汤,自渍即愈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晏起》诗:“邇来中酒起常迟,卧看南山改旧诗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四:“一日面忽发赤,如中酒状。”
(2).病酒。 唐 王建 《赠溪翁》诗:“伴僧斋过夏,中酒卧经旬。” 宋 张元干 《兰陵王·春恨》词:“中酒心情怕杯勺。” 胡云翼 注:“饮酒成病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九回:“ 武松 昨夜痛醉,必然中酒。今日如何敢叫他去?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(1).醉酒。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九:“人中酒不解,治之以汤,自渍即愈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晏起》诗:“邇来中酒起常迟,卧看南山改旧诗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四:“一日面忽发赤,如中酒状。”
(2).病酒。 唐 王建 《赠溪翁》诗:“伴僧斋过夏,中酒卧经旬。” 宋 张元干 《兰陵王·春恨》词:“中酒心情怕杯勺。” 胡云翼 注:“饮酒成病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九回:“ 武松 昨夜痛醉,必然中酒。今日如何敢叫他去?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卧 wò
卧 [ wò ]
- 睡倒,躺或趴:~倒。~铺。~室。~底(埋伏下来做内应,如“~~传中”)。~槽。~龙(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)。~薪尝胆(形容刻苦自励,志图恢复)。藏龙~虎(喻潜藏着人才)。
-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:~个鸡子儿。
经旬(经旬)
李建勋诗人方为医者断酒已经旬 ——《韵府拾遗 真韵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