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网
推荐
诗词
名句
作者
古籍
综合
诗词
诗题
诗句
作者
古籍
搜索
关于的诗句
主题:
故乡
豆蔻
相思
秋风
九天
大漠
北风
青山
尘世
明月
青天
天山
天涯
噌吰者,周景王之无射也;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,噌吰如钟鼓不绝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不知其浅深,微波入焉,涵淡澎湃而为此也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北音清越,桴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有窾坎镗鞳之声,与向之噌吰者相应,如乐作焉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扣而聆之,南声函胡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舟人大恐。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余固笑而不信也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古之人不余欺也!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石之铿然有声者,所在皆是也,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至莫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寺僧使小童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,硿硿焉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,或曰此鹳鹤也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,故莫能知;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元丰七年六月丁丑,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此世所以不传也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然是说也,余尤疑之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,得双石于潭上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自以为得之矣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上一页
下一页
第 1 页
第 2 页
第 3 页
第 4 页
第 5 页
第 6 页
第 7 页
第 8 页
第 9 页
第 10 页
第 11 页
第 12 页
第 13 页
第 14 页
第 15 页
第 16 页
第 17 页
第 18 页
第 19 页
第 20 页
第 21 页
第 22 页
第 23 页
第 24 页
第 25 页
第 26 页
第 27 页
第 28 页
第 29 页
第 30 页
第 31 页
第 32 页
第 33 页
第 34 页
第 35 页
第 36 页
第 37 页
第 38 页
第 39 页
第 40 页
第 41 页
第 42 页
第 43 页
第 44 页
第 45 页
第 46 页
第 47 页
第 48 页
第 49 页
第 50 页
第 51 页
第 52 页
第 53 页
第 54 页
第 55 页
第 56 页
第 57 页
第 58 页
第 59 页
第 60 页
第 61 页
第 62 页
第 63 页
第 64 页
第 65 页
第 66 页
第 67 页
第 68 页
第 69 页
第 70 页
第 71 页
第 72 页
第 73 页
第 74 页
第 75 页
第 76 页
第 77 页
第 78 页
第 79 页
第 80 页
第 81 页
第 82 页
第 83 页
第 84 页
第 85 页
第 86 页
第 87 页
第 88 页
第 89 页
第 90 页
第 91 页
第 92 页
第 93 页
第 94 页
第 95 页
第 96 页
第 97 页
第 98 页
第 99 页
第 100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