攪 基本解释
攪 详细解释
攪 國語辭典
動
擾亂。如:「打攪」、「胡攪蠻纏」。清·黃侃〈西子妝·汀草綠齊〉詞:「追歡宴,卻恨東風,攪起花一片。」
用手或器具調勻物品。如:「把各種飼料放在一起攪勻。」
攙雜、混合。如:「這是兩件事,別攪在一起。」
動
作、弄。《文明小史·第四○回》:「你們終身的事,我也管不得許多,隨你攪去便了。」通「搞」。
造成、促成。如:「你攪了這爛攤子,看你怎麼收拾!」
© ShiCi.Aiufida.com
攪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巧切,音絞。【說文】亂也。【增韻】撓也。【詩·小雅】祇攪我心。
又【廣韻】手動也。【方岳詩】搜攪平生書五車。或作捁。
又【集韻】下巧切。同㩭。見㩭字註。
© ShiCi.Aiufida.com
攪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亂也。从手覺聲。《詩》曰:“祇攪我心。”古巧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攪)亂也。毛傳同。从手覺聲。古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詩曰:衹攪我心。小雅何人斯文。衹,各本譌作祇,誤。我行其野傳曰:衹,適也。唐人凡此訓必从衣氏。
© ShiCi.Aiufida.com